你愛潑別人冷水嗎?

你有愛潑冷水的朋友嗎?我不知道你跟他關係怎麼樣。羅山沒有愛潑人冷水的朋友,如果有,我應該早就敬而遠之了。因為被潑冷水的感覺就像被甩巴掌一樣,我們父母那一代的長輩常習慣用潑冷水的方式關心下一代,相信我們從小到大都領教了。你喜歡嗎?不可能吧﹝自虐!?﹞所以為什麼要讓這不好的循環繼續下去呢?
 
你可能會說,沒有人天生愛潑別人冷水,總是有原因的……廢話!但你可以選擇為與不為。羅山分析了潑冷水的心情共有以下四種:
1. 「看看他現在說話那得意忘形的樣子,太誇張了,中和一下!」
2. 「他老是素行不良,說了一大堆卻做不到,不潑一下水對不起自己良心。」
3. 「我就是見不得別人好怎麼樣?自己做不到的、不敢做的,也不想支持。」
4. 「我從小就是被潑冷水長大的。」
 
1跟2的描述聽起來,潑冷水似乎帶著一些用心良苦的好意。但說真的,極度自信者的熱情與衝動根本不會因為你的冷水改變他的作為,反倒是另一種渴望你支持、肯定、同理的人,會被你的冷水凍傷。試想,如果這個人是你的伴侶,那麼他很有可能再也不跟你聊這一類事情以防自討沒趣,但很自然地,你們的關係會開始產生某種失落與無法契合,到時你是否又要怪他:為什麼你什麼都不跟我分享,為什麼我們的關係這麼疏離?而且長期潑冷水下來,極有可能影響伴侶的自尊與自信。想想,如果他是一個極需在人生中找到出口的人,你的冷水真的會讓他很難過:一個一蹶不振的人常常不是因為擁有太多肯定,而是再也沒有人願意相信他。
 
另外3跟4的問題也很大,它們顯然是把自己原本的負擔轉嫁到朋友、家人、情人、伴侶身上,形成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。有第3點習慣的人,不妨先練習接納自己的缺點、喜歡自己的優點,在學會悅納自己之後,你必能開始用健康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喜怒哀樂。而有第4點問題的人,羅山奉勸你別再跟原生家庭的錯誤糾纏下去。不是有一句話說:「三十歲前長相是爸媽給你的;三十歲後的長相就要自己負責」?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吧!用理智判斷什麼態度對人生有正向的幫助,當你願意負起這個責任,就代表你開始有能力擺脫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捆綁,一步步堅定地走向自由。
 
還記得上一篇羅山專欄我們說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嗎?如果你不太認同對方興沖沖告訴你的事,也要記得多點耐心。你不見得要配合演出假裝自己認同,但是盡量讓對方知道你願意傾聽、你正試著瞭解他在說什麼,然後再用愛心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。以羅山的經驗,這樣的回應比較能讓對方聽進去、進而達到溝通的目的,還能讓對方感覺被愛、保溫兩人的關係,一舉數得。畢竟我們也很討厭被潑冷水吧!所以現在就檢視一下是否也有潑人冷水的習慣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