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沒朋友?最惹人厭的七個交流習慣

在這個社會上要成功,除了「智商」要高以外,「情商」也不能太低;而人際交流,就是情商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。但是有些人一開口,就是會讓氣氛極速結冰、場面尷尬,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除了原本關係的熱度可能就不高外,Gretchen Rubin分析出可能還有以下七種原因:



   一、講話一直重複,回應亦顯敷衍

不要以為你心不在焉、虛應故事,別人會不知道;人其實很容易受到交流對方的任何一個細節影響。如果你心不在這裡,又佔據別人的時間與精神,其實是很不禮貌的。人跟人說話時,大腦應該是呈現一種「輕鬆的快速轉動狀態」,而不是放空、不斷重複說過的話,這其實很惹人厭。



   二、時常提出簡單、無趣的問題

花錢要花在刀口上,問問題也要問在關鍵問題上。有些人總是習慣問一些知道也好、不知道也沒差的無趣問題,甚至「明知故問」,這都會讓兩人的交流扣分。



   三、粗魯地打斷對話

如果你希望有個好的人際溝通,請千萬記得「傾聽」很重要,往往比你「一股腦的發表」還重要;懂得傾聽的人,永遠不會寂寞;但是傾聽也要適時給予回應,才不會讓自己變成一棵木頭。粗魯的打斷別人說話、不斷想發表,除了不禮貌惹人厭外,也容易讓你說的每一句話變得「不值錢」。



   四、不合時宜地要求對方解釋抑或闡述

如果一個人真的想解釋什麼,他自己會問;對方沒時間、沒心情、不想要解釋或闡述一件事情時,你還硬纏著詢問,只會讓人感到厭煩。



   五、言語冗贅,話講個沒完

傾聽很重要,如果已經無話可說,請換個話題、找個新梗,或乾脆閉嘴。



   六、不得體的舉止及姿勢

跟人談話時一邊挖鼻孔、一邊摳腳,或者打噴嚏時不閃避等「不得體的姿勢」,都會讓人對你產生負面觀感。避開他。



   七、表現出懶散,煩躁,坐立不安。

如果你因為某件事情感到煩躁、坐立不安,請立刻向你約會的對象說明,並且離開去執行;在兩人交流時,表現出不安、煩躁,是很不禮貌的,好像對方說話很無聊一樣。(儘管有時的確是)在他人面前表現出懶散,也不是個好現象;那代表著你根本不重視這些。

當然,以上的分析只是一個大概,並不是應用在所有人身上都適用;畢竟每個人的相處模式都不同。

來源/Gretchen Rubin 撰文/黃郁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