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以回答的14個面試問題(下)



為什麼你有那麼長的待業時間?

如果你有長達半年左右的待業期,別人也會忍不住質疑你的能力,或是有其他無法獲得他人認同的個人問題。
要誠實地告知你的謹慎態度也很好,不過,還是有一些比較具說服力的理由,像是家庭的突發因素,又或者是你正在參加專長訓練課程。


為什麼在這之前,你都是從事短期工作?

如果你之前從事的短期工作與面試工作都屬於相同類型,最好想辦法說出它們(短期的與正職的)之間的差異,同時,表示確信自己想追求的是現在這個類型。

要是先前的短期工作相似性都不高,則能當成是初入社會的職業嘗試期、確認人生目標中的一環,最後,再將回答導往:「我透過那些工作,也學習到能夠應用於現在正職工作的技能。」的方向。



為什麼會離開現在的公司?

只要記住一件事,你用越激烈的語氣批評現在的公司,對方也會越擔心你日後做出相同的事。

如果是像遷廠,或者公司特定針對某部門裁員等類的非個人因素,都不妨明白告知。如果是目前的升遷或福利不夠完善,而你能確定面試的公司有提供相關待遇時,也能以「希望獲得更能發展所長的空間,還有合理的待遇」的動機來描述。



在之前的工作,最令人不滿意的地方是什麼?

同樣一件事,改由公司的立場為描述出發點(強調對公司的影響),聽者的感覺便會完全不同。

像是「我不喜歡有太多的雜事,經常影響到我正常的工作」,可以改成「我希望工作能夠照計劃進行,突如其來的狀況會讓我無法檢視專案的每個步驟,還會增加公司在加班費上的支出。」


你對之前的主管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什麼?

比較聰明的回答,是關於「管理風格」上的不適應,你可以簡單舉一些例子,但最後都要說你已經可以習慣,嚴格來說並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。

為了表現自己的圓滑,最好別真的提及任何「缺點」,而這也能顯示你不道人長短的氣度。


如果你錄取了,多久可以開始上班?

如果你已經是處於無業狀態,就應該回答「立刻」,這也會是雇主最希望聽到的答案。而要是你仍然在職,就得說明必須先完成一個專案或者工作的交接才能離開,這也能表現出你的責任感。


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?

求職的過程是雙向的溝通,雇主需要適任的員工,你也會需要適合自己的工作,所以,關於那份工作的升遷空間,還有你的能力的發揮範圍,都是必須再三確認的部份。

至於與福利有關的問題,最好留到最後再問。

而如果你在面試過程當中,或者透過網路文宣等資料早已知道所有的事,也要確實和雇主說明你已經知道的部份,才能表示自己沒有其他疑問。